常見病自測/觀察機體局部辨病/皮膚
醫學電子書 >> 《常見病自測》 >> 觀察機體局部辨病 >> 皮膚 |
常見病自測 |
|
祖國醫學認為皮膚為一身之表,內合于肺,由氣血來充養,有保護機體的作用?,F代醫學認為,皮膚覆蓋于身體表面,可以保護體內組織器官免受外界各種刺激和損害,可以排汗,分泌皮脂、散熱、保溫,具有調節體溫和排泄廢物的功能;同時,皮膚也可以感受痛、觸、壓、溫、冷等刺激,是個非常重要的感覺器官。所以無論內傷或外感,都可反映于皮膚表面,通過望皮膚各種異常變化,可以了解某些疾病。
一 觀察皮膚顏色辨病
皮膚顏色的變化與毛細血管的分布,血液的充盈度和色素含量的多少,皮下脂肪厚薄有關。
(1)蒼白 皮膚粘膜的蒼白可因貧血或末梢毛細管痙攣或充盈不足而引起。比如寒冷環境的刺激,驚恐的刺激,休克以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有一種皮膚蒼白僅出現于肢體末梢處的手指、腳趾等,可能與肢體小動脈痙攣或阻塞有關。常見于雷諾氏病(女性居多),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如蒼白之外還有麻木,疼痛等癥狀,則應及時就醫。
(2)發紅 皮膚發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血流速度加快以及紅細胞增多所致。在生理情況下如運動,飲酒等可引起皮膚發紅,這屬正?,F象。而除此之外的發紅可見于一些發熱性疾病,如肺炎、肺結核,猩紅熱以及某些中毒,如煤氣中毒。如皮膚一年四季持久性發紅,且不自然,可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以及腎上腺皮質增多綜合癥。
(3)發紫 是指皮膚粘膜呈現出青紫色。原因為血液中還原性血紅蛋白增高所致,舌唇、耳輪、面顏、肢端等易于出現??梢娪?a href="/w/%E7%BC%BA%E6%B0%A7" title="缺氧">缺氧,心臟病,肺病以及某些類型的血液病。
(4)黃染 皮膚粘膜發黃稱為黃染,主要見于黃疸性疾病,常見病有膽道阻塞,肝炎,和一些血液病。且隨著病情程度的不同還會有檸檬色、橘黃色、黃綠色、暗黃色等不同變化。
另外,一些食物或藥物因素也會引起皮膚黃染,這在停止飲食相關食物及藥物后,黃染會逐漸消退,不必引起驚慌。比如,過多食用胡蘿卜、南瓜、柿子等,因其中含有大量胡蘿卜素,所以會引起皮膚發黃,但多出現于手掌、足底、前額等部位,一般不會出現在口腔粘膜及白眼球部位。還有阿的平,呋喃類藥物的使用也會引起皮膚變黃,嚴重者白眼球也可變黃。
(5)色素沉著 由于皮膚表面黑色素增多,引起部分甚至于全身皮膚顏色加深,這種情形叫色素沉著。人體上有一些部位如乳頭、腋窩、外生殖器及肛門等部分色素本身就深,這是生理現象,只有在這些部位色素沉著更深或其他部位也出現了不該出現的色素沉著,才有診斷意義。常見病有阿狄森氏病、肝硬化、肝癌,另外某些抗癌藥物也能引起色素沉著。
老年斑及妊娠斑為正常生理現象,在前面有關章節中已作陳述。
(6)色素脫失 是由于黑色素形成障礙而引起機體皮膚局部的色素缺乏引起。主要有白癜風,白斑及白化癥幾種類型。
①白化癥 表現為全身皮膚和毛發色素脫失,呈慘白色,無光澤。這主要是由遺傳引起,屬遺傳病范疇。
②白癜 即通常所說的白癜風,表現為皮膚表面出現多形性,大小不均的色素脫失斑片,并可越來越大,進展常轉慢。一般不會引起生理功能變化及不適癥狀,但影響美容,在心理上造成痛苦。偶爾也可見于甲亢病,惡性貧血等病癥。
③白斑 常發生于口腔粘膜和女性外陰部,色素脫失,斑片多為圓形以及橢圓形,面積一般不大,但有癌變可能,應當引起充分重視。
以上向大家介紹了一些常見皮膚顏色變化,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觀察皮膚顏色應在自然光下進行,如在人為光源下觀察,則會造成一些失真,引起誤診。
二 皮疹辨病
皮疹多為全身性疾病的征候之一,是診斷某些疾病,尤其是皮膚科疾病的重要線索和依據。皮疹在臨床上有許多不同種類,出現規律也有特殊性,形態也不同,在發現皮疹后應重點觀察其顏色、部位、大小、出現與消失時間,壓之有何變化,是否凸出于皮膚表面等。皮疹的出現,多與某些傳染病,皮膚病,藥物及食物過敏有關。
(1)斑疹 表現為只有局部皮膚發紅,一般不會隆起于表皮,多見于斑疹傷寒、丹毒,和風濕病引起的多形性紅斑等。
(2)玫瑰疹 表現是一種顏色鮮紅的圓形斑疹,直徑大約有2~3mm,拉緊附近皮膚或者用手指按壓可使其消失,但松手后又會重新出現,主要出現在胸腹部,這種疹形對傷寒和副傷寒有特征性診斷價值。
(3)丘疹 特點是除了有局部顏色的改變外,還隆起于皮膚表面。常見病有藥物疹、麻疹、猩紅熱以及濕疹等。
(4)斑丘疹 特點為在丘疹周圍有因皮膚發紅而形成的紅色底盤。常見病有風疹、猩紅熱、藥物疹等。
(5)蕁麻疹 特點為稍稍凸起于皮膚表面的銀白色或紅色的局限性水腫。最多見于攝入某些蛋白性食物或藥物后出現的過敏反應,發作時很快便出現于皮膚表面。
三 皮膚脫屑辨病
正常人皮膚每天都在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尤其是表層不斷地更新,角化,產生一些死皮,就會產生皮膚脫屑現象,但這一生理現象由于數量小,一般不會有感覺。如果皮膚出現大量皮膚脫屑現象,則應視為是疾病的表現。常見有下列幾種情況。
(1)米糠樣脫屑 最常見于麻疹。
(2)片狀脫屑 常見于猩紅熱。
(3)銀白色鱗狀脫屑 見于銀屑病,即老百姓所說的牛皮癬,比較常見。
四 蜘蛛痣辨病
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的分支擴張而形成的血管痣,因為形似蜘蛛,因而得名。特點為大小不等,最大可到幾個厘米直徑,用竹桿壓迫其中心后,周圍的分支便全退色。主要分布于面部、頸部、手背部、上臂、前胸以及肩部等處。
蜘蛛痣的出現常與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有密切關系。偶爾出現的一個或幾個蜘蛛痣不一定有意義,但應注意觀察變化。另外妊娠婦女中也可出現蜘蛛痣,這與其所處的特殊生理期有關。
五 皮下結節辨病
皮下結節為突起于皮膚表面,外有皮膚覆蓋的單個或多個結節樣隆起。它們的出現與一些疾病有關,當發現這些結節時,應注意其大小、硬度、部位、活動性以及是否壓痛等。
如在關節部位出現圓形,硬度較高的小結,多由風濕病引起,常常無壓痛。
如發現于皮下肌肉表面,黃豆狀,硬而有彈性,推之能動,無壓痛,應考慮是由一些體內寄生蟲引起,如豬肉絳蟲。
如在指尖、足趾,以及大小魚際處發現一些淺藍色或粉紅色,有壓痛感的小結節,應高度懷疑是否有感染性心肌炎。
參看
觀察機體局部辨病 | 毛發 |
|
關于“常見病自測/觀察機體局部辨病/皮膚”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